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深化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民间艺术的认知,艺术设计学院于3月27日组织产品设计24级70余名师生前往四川省绵竹年画村开展实践教学活动。学生们通过参观年画作坊、采访非遗传承人、亲手体验年画绘制等环节,近距离感受了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。

活动当日,师生们首先实地参观了年画村里鲜活笔触勾勒、明快传统颜色传统年画。在省级传承人陈老师的介绍下,同学们了解到绵竹年画始于宋代,以手工彩绘、造型夸张、色彩明快著称,其"填水脚"技法更被列入濒危技艺保护名录。通过参观,学生切实感受到年画中门神服饰的纹样构成、传统五色体系的搭配逻辑,对现代设计具有重要启发意义。


实践环节中,年画工作室准备了特制宣纸和矿物颜料。在年画非遗文化传承代表陈强大师指导下,学生们尝试拓印了三款经典图样,并学习感受了年画填色。学生亲手调配朱砂、群青这些传统颜料,才真正体会到匠人对色彩的极致追求。年画线条的韵律感与我们学习的构成法则异曲同工。

带队教师肖艳副教授指出,此次活动是"非遗美育+设计教育"的创新实践:"年画蕴含的造物智慧、地域特色符号,能够帮助学生拓宽创作视野。后续我们将把艺术实践的资料整理总结、转化为数字化教材的素材,应用于设计专业课程《构成基础》。

图/文 肖艳、王文凤